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  • 文化
      和县古名历阳,因“县南有历水”而得名。周朝属扬州之邑,春秋战国属楚。秦王政二十四年,置历阳县,属九江郡。汉属淮南国,晋属扬州淮南郡。唐为和州,辖历阳、乌江、含山三县,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,宋沿唐制。明直属南京。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。辛亥革命后,改和州为和县,直属省都督。1948年,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,11月,和、含分开。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政府,后改为和县人民政府,属巢湖地区。12月,划归南京市管辖。1950年春,仍归巢湖地区。1952年,属芜湖地区。1958年,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,划归马鞍山市。1959年4月划归芜湖地区,5月,和含县划开。1965年,隶属巢湖专区管辖,
  2011年划给马鞍山市。现和县属安徽省马鞍山市,辖9个镇,85个村委会、30个社区居委会。
  和县地处皖东,长三角地区的边缘,皖江开发的最前沿,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。左挟长江,右控昭关,天门峙其南,濠滁环于北,依十朝古都南京,濒九州米市芜湖,举目可眺钢城马鞍山。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,人口65万人,辖9镇,107个村委会、32个居委会。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。县城常住人口10万人。
 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,现属于马鞍山市管辖。长江西岸,东北与江苏省毗邻。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,人口54.3万,辖9镇,85个村委会、30个居委会。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。县城常住人口10万。全县辖9个镇:历阳镇、白桥镇、姥桥镇、功桥镇、西埠镇、香泉镇、乌江镇、善厚镇、石杨镇。县政府驻历阳镇
建置沿革
  和县古名历阳,因“县南有历水”而得名。周朝属扬州之邑,春秋战国属楚。秦王政二十四年,置历阳县,属九江郡。汉属淮南国,晋属扬州淮南郡。唐为和州,辖历阳、乌江、含山三县,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,宋沿唐制。明直属南京。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。辛亥革命后,改和州为和县,直属省都督。1948年,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,11月,和、含分开。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政府,后改为和县人民政府,属巢湖地区。12月,划归南京市管辖。1950年春,仍归巢湖地区。1952年,属芜湖地区。1958年,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,划归马鞍山市。1959年4月划归芜湖地区,5月,和含县划开。1965年,隶属巢湖专区管辖,2011年划给马鞍山市。现和县属安徽省马鞍山市,辖9个镇,85个村委会、30个社区居委会。
中共组织在和县的建立
 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和县建立较早,1927年4月,中共和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。同年5月,由于反革命逆流波及至县,境内一些共产党员仍然以各种形式,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。抗日战争时期,和县党组织逐步恢复建立起来。自1938年9月开始,先后建立和含临时前委、和含全县委、和江中心县委、和含工委、江和全工委、和含中心县委。1942年,在和含境内,建立拥有1000人枪的含和独立团,1943年,扩建为3000人武装的含和支队,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支队人和政委,马长炎任副支队长。同时,在和含中心县委的基础上,相继建立了和含地委、和含专员公署。从而使这块根据地逐渐巩固、发展,成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块基地,又是沟通新四军第二师和第七师的重要通道。1945年9月,和含根据地党政干部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,在含和支队的掩护下,安全撤离和县抵达苏北。1946年7月,在芜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,由王训友任书记,联系和含地区没有北撤的党员和干部,恢复革命力量。1947年10月,彭醒梦任中共和含工委书记,并组建和含支队,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,进入和含地区。1948年6月,南下先遣支队在和县南乡司常庄附近,全歼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六团,打开了和含地区的斗争局面。1949年2月,人民解放军抵达长江北岸,约计35000人,分驻在乌江至裕溪口长达60公里的沿江地区。同年4月上旬,为扫清渡江战役的障碍,三野三十军九十师二七〇团,参加进攻西梁山敌军阵地。朱慕萍团长亲自指挥主攻,光荣牺牲。1949年4月23日,和县全境解放。中共和县县委下辖7个区委、42个支部。7月,属江全县、临江县管辖的原和县地域全部划归和县。全县共建7个区,1个直属镇,75个乡镇。
 
地理概况
 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,长江下游西北岸,地处东经118°04`—118°29`,北纬31°22`-32°03`,东与南京、马鞍山、芜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、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隔、南临芜湖市鸠江区、西与含山县接壤、西北与全椒县毗邻,全县南北长约75公里,东西宽约36.4公里(窄处约17.5公里) ,总面积为1194平方公里,总人口为54.3万,下辖9个乡镇。和县南北长,东西窄,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。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,为长江冲积平原,沟河港汊纵横交错,水库、坑塘星罗棋布。沿江平原圩区土地面积占全县57.7%,圩田最低海拔7.3米。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、岗地,土地面积占全县42.3%,最高山地海拔315米(如方山)。境内有牛屯河、姥下河、太阳河、得胜河、石跋河等五条河流,另有滁河为县北界河。
气候概况
  和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,有四季分明、气候温和湿润、雨量适中、光照充足、无霜期长的特点,气候条件优越,气候资源丰富,适宜农作物生长。   
  和县年平均气温15.8℃。最热月为7月,月平均28.1℃;最冷月为1月,月平均温度2.6℃。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-13.2℃,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.0℃,南北各地温度差异不大,但春秋两季温度升降快,冬夏温度变化小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℃以上农作物生长期为230天、活动积温5021℃、全年无霜期259天、全年日照时数2126小时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9%、太阳辐射总量为119千卡/平方厘米。   
 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067mm,南部多于北部,年无雨日250天左右,雨日多集中在6-7两月,初夏有梅雨,七、八两月多暴雨,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44%。降水年际变化大,据统计:大涝年(1991)年雨量达1990mm,枯水年(1978)年雨量只有406mm。年蒸发量1488mm,7月份最大,达204mm;元月份最小,仅52mm。年平均相对湿度78%,各月相对湿度差异不大,且有自南向北减小的特点。
自然资源
  和县素有“鱼米之乡”。全县耕地面积100.38万亩,宜林面积为19.38万亩。该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。目前发现的主要矿藏有煤、铁、磷、白云石、石灰石、建筑沙、地热、矿泉等十多个矿种。其中煤预计储量100万吨,磷矿为预计储量50万多吨,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多吨,石灰石预计储量10亿多吨。尤以建筑石料、水泥用灰最为丰富。
  据初步核算,2011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83亿元,比2006年翻一番,年均增长13.2%;财政收入9.3亿元,比2006年翻两番,先后突破7个亿元大关,年均增长31.95%;固定资产投资101.5亿元,年均增长2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.5亿元,年均增长17.1%;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.7亿美元,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二;农民人均纯收入7890元,比2006年增加4180元;金融机构存款期末余额121亿元,是2006年的2.5倍。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、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示范基地县、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、全国计划生意优质服务先进县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、全国“五五”普法先进县、全国科普示范县。
和县特产
  和县:香酥麻雀 炸牛肉
  善厚乡:红辣椒  
  螺百乡:皮蛋  
  乌江镇:羽毛画,霸王酥
  和城特产:卤鸭,甜叶菊 ,姥半夏
  白桥:茶干   ·姥桥:花生酥   
  绰庙:绰庙酥   
  和县小吃更是遍布全国,像灌汤包,各色大饼馅饼,馄饨,蛋糕点心以及豆制品等等。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和县人的身影。
少数民族和宗教概述
  和县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县,现有回、苗、壮、藏、蒙古、维吾尔等25个少数民族,人口1万余人,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3%,其中回族占绝大多数,约8500人。全县有2个回族行政村,1个回族社区居委会,16个回族自然村,2所民族小学,1个民族饭店,2座清真寺。   
  和县境内宗教有佛教、伊斯兰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四大宗教,宗教团体有三个,有“和县佛教协会”、“和县伊斯兰教协会”、“和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”,全县批准登记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147处,其中基督教堂点118处,佛教寺庙27座,清真寺1座,天主教堂1处,信教群众7.1万余人,占全县总人口13%,其中基督教信徒4.5万余人、佛教徒1.8万余人、伊斯兰教徒0.8万余人,天主教徒40余人。
戏剧历史与现状
  和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,省级历史文化名城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,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文化生活的需求。诸如:秧田里唱秧歌;山沟里唱山歌;闲歇时玩龙灯、打莲枪。应有尽有,五花八门。每逢过年过节、庙会、宗祠祭祖都要请比较正规的“倒七戏”前来助兴。这就是“倒七戏”商业化的开端。据实物考证,早在清朝末年,就有相当数量的“倒七戏”班社活跃在江淮之间,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。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约束和一些权贵、族群的歧视,“倒七戏”只能局限在“三小戏”(即三个演员一台小戏)的范围之内。但她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赢得人民的喜爱。